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pt老虎机重点领域 > 统计数据 > 重要统计数据发布与解读

2024年常熟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时间: 2025-04-23 15:58 来源: 常熟市人民政府 访问量: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常熟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拼出了经济向高攀登的昂扬态势,产业发展平稳有序,转型升级愈见扎实,全年各项经济指标稳在合理区间,经济运行实现量质齐升。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24年,常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9.1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18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544.73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490.19亿元,同比增长5.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50.2:48.4。

(一)生产侧供给情况稳健有力

1、农业生产增势良好。2024年,常熟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67亿元,不变价增长4.8%。

从行业看,农业(种植业)实现产值46.13亿元,同比增长2.7%;林业实现产值1.76亿元,同比下降1.4%;牧业实现产值3.31亿元,同比增长0.5%;渔业实现产值15.61亿元,同比增长5.9%。

从农产品重点种类看,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24.36万吨,同比持平;蔬菜总产量72.74万吨,同比增长0.5%;生猪出栏10.69万头,同比下降5.8%;水产品产量26902吨,同比增长4.0%。

2、工业经济增长平稳。2024年,常熟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11.37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1-11月提升0.2个百分点,扭转下半年以来的回落态势,稳住了增长局面。

从行业看,常熟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累计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72.7%,有19个行业增幅高于全市平均。累计产值前十的行业实现产值3926.88亿元,同比增长3.1%,超出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占规上产值的比重为80.0%,拉动全市规上产值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3个行业增速超10%,合计拉动规上产值增长2.5个百分点。

从企业看,常熟市累计产值前20的工业企业合计实现产值1573.06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立讯、波司登、丰田汽车、正力新能、达涅利、索特传动6家企业累计增速超20%;龙腾特钢、长春化工、立讯、波司登、奇瑞捷豹路虎5家企业累计产值超百亿元,其中龙腾特钢近250亿元。

从类型看,常熟市规上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实现产值2804.73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0.9个百分点,占规上产值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实现产值2106.64亿元,同比增长1.7%。

 3、服务业持续增长。2024年1-11月,常熟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306.42亿元,同比增长5.5%。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完成183.08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较1-10月提升5.4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个行业增速较快,分别达40.0%、38.8%、36.0%、19.5%。

2024年,常熟市实现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983.71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凯隆、奇瑞捷豹路虎、龙特国际、喜隆4家企业合计完成销售额579.42亿元,占全市比重29.2%,拉动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4.6个百分点。常熟市实现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300.67亿元,同比增长22.5%,全年始终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长。

(二) 需求侧发展活力有效发挥

1、有效投资降幅收窄。2024年,常熟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9.63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较1-10月、1-11月分别收窄5.9个、5.3个百分点。

从投资行业看,常熟市工业投资完成324.24亿元,同比增长13.5%,总量连续六年保持苏州十县市(区)首位;服务业投资完成283.38亿元,同比下降17.3%。

从投资类型看,产业投资完成458.56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9.8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5.2%,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个百分点,实体产业的拉动作用仍然显著。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13.69亿元,同比增长5.5%;500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44.86亿元,同比增长1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1.07亿元,同比下降24.3%,拉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7个百分点。

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完成407.06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高于全市5.5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6.8%,较去年提升3.6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完成134.25亿元,同比下降17.6%;外资投资完成68.33亿元,同比下降0.7%。


 2、消费活力持续激发。2024年,常熟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0.28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限上单位实现社零额329.29亿元,同比增长20.0%。

从消费业态看,新能源汽车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零售额23.47亿元,同比增长17.1%。网络零售活力突显,常熟市通过公共网络累计实现零售额144.39亿元,同比增长59.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个百分点。

从消费门类看,常熟市累计零售额前10的商品类别中,除汽车类、文化办公用品类2类负增长外,其余8类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通讯器材类,粮油、食品类4类商品增速超20%,同比分别增长56.7%、44.1%、28.5%、24.3%。


 3、对外贸易持续回暖

2024年,常熟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19.91亿美元,同比增长2.6%,累计增速自1-10月浮出水面后逐月提升,回暖态势进一步巩固。其中,出口额160.6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增速实现逐月提升,达年内最高。

从贸易类型看,常熟市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43.72亿美元,同比增长4.6%;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34.57亿美元,同比下降11.0%。

从注册类型看,常熟市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16.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增速比全市进出口总额高16.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99.91亿美元,同比下降12.0%。

(三)重点领域支撑状态持续稳固

1、财税收入保持增长。2024年,常熟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8.60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高于苏州大市。其中,税收收入192.79亿元,同比下降0.9%,税比为80.8%。

 2、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截至12月末,常熟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22.94亿元,较年初增加269.93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986.53亿元,较年初增加278.68亿元,增长10.3%。各项贷款余额5065.07亿元,较年初增加401.24亿元,同比增长8.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85.5%。

二、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

(一)主要指标苏州领先

受益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今年以来,常熟市经济持续稳定运行,多项指标在苏州居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2%,增速全年保持高于全国、全省、苏州的良好态势,全年列苏州第5位,较上年提升5位;工业投资总量超320亿元,连续6年列苏州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列苏州第2位;农业产值总量列苏州首位,增速列苏州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营利性服务业营收、限上批发业销售额等多项主要指标增速也均在苏州前5位。

(二)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受工业生产恢复带动,加之减税降费及退税等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加力提效,常熟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盈利情况总体向好,为后续工业稳增长奠定良好基础。1-12月,常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03.78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润总额320.66亿元,同比增长15.1%,今年以来连续7个月超两位数增长。企业成本费用稳步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41元。

(三)内需潜力有效激发

随着“两新”政策持续加码落地,有效助力激发内需潜力。常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全年始终保持在苏州前列,表现出了较好活力,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均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分列苏州第1和第3位。交通运输客货两旺,生产生活加速流通。2024年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2365万吨,同比增长9.4%;货运周转量49.4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3%;全社会客运量2090万人次,同比增长14.9%。

三、经济运行存在的隐忧

(一)市场环境仍然动荡

1、国际市场潜在压力攀升。目前,2025年一季度仍有“抢出口”效应延续,带来一定增长,但后期回落压力仍然较大。

2、市场预期仍然偏弱。12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仍有跌落临界点的危险。其次,PPI价格指数仍同比下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0%,生产端供需两弱的情况仍然存在。

3、企业经营冷热不均现象较为明显。今年以来,工业企业效益情况有所改善,总营收、总利润增速持续回升,但从亏损情况看,仍有24.6%的规上工业企业处于亏损,较去年同期扩大1.6个百分点,亏损总额52.19亿元,同比增长5.8%。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依旧面临较大压力。2024年,常熟市规上工业中,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4.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亏损小微企业合计亏损额28.48亿元,同比增长8.6%。

(二)内需增长基础仍不稳固

1、消费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今年以来,得益于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社零有效增长,其中,政策集中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分别增长56.7%、28.5%、17.1%,远高于社零增速,但政策涵盖不及的领域增长情况仍不理想,致使全年社零增速自年初高位以来,总体呈逐月回落。从旅游业情况看,2024年常熟市A级景区接待境内外游客646.3万人次,同比下降1.9%,整体也不及上年。

2、居民收入支出情况不及预期。2024年常熟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64元,同比增长4.9%,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751元,同比增长4.8%,居民支出增速低于消费增速,居民消费意愿不及预期。

3、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2024年,常熟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27.25万平米,同比下降15.2%,降幅较上半年、前三季度显著收窄,但仍低于苏州大市9.2个百分点。网签的市场化销售面积74万平米,月均销售仅6万平米左右。此外,从投资情况看,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4.3%,仍处于深跌区间。

四、有关建议

2024年,常熟市经济运行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勇毅前行,总体实现了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提振了全市上下坚定发展的信心,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奠定了较好基础,也为2025年实现“开门红”积蓄了pt老虎机力量。新的一年,建议:

(一)全力提升投资效能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导向,围绕国家“两重”“两新”支持政策,聚焦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常熟市重点产业,做好项目招引,“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全力引进整机型、链主型项目。同时,狠抓项目进度,优化项目推进。进一步落实pt老虎机督查推进机制,推动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对已开工项目持续跟踪监测,确保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释放产能规模,形成增量带动效应。

(二)全力激发消费潜能

坚持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锚定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强化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激发常熟市消费潜能,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1、夯实大宗消费基础。继续用足用好国家、省、苏州制定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工具箱,激发汽车、住宅、家装家居等大宗消费潜力。

2、提升服务消费品质。加快推动服务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转型升级,积极培育首发经济,打造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用足用好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开发“农文旅”行业新增长点,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3、挖掘乡村消费潜力。积极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及现代服务企业布局农村,引领品牌与品质消费深入乡村腹地。聚焦汽车与家电领域,激励企业面向农村市场推出促销活动。

(三)全力积蓄发展动能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常熟市产业现代化发展,培育壮大发展动能。

1、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育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基,“四合一”推进制造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智改数转网联、增资扩产,加快低效企业转型和老旧设备更新,引导金属制品、化工等行业企业优化产品供给。

2、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壮新质生产力发展之效,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坚持“核心产业+”理念,推动支柱产业向高端跨越、智能升级、绿色转型。

3、布局未来产业谋新质生产力之势。聚焦“人工智能+”、“数据要素x”、工业无人机、eVTOL等领域谋划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培育壮大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