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工作方案》正式出台,从降低税费、人工、用能、用地、融资、物流、市场开拓成本、制度性成本、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成本、科创转型成本10个方面,制定42条举措,推动各部门努力在每个领域为企业降本减负。
降成本是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降成本工作,《工作方案》既立足当前助企减负,又着眼长远赋能发展,围绕企业短期经营痛点与长期转型需求稳定预期,注重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对前期实施效果好、企业获得感强的政策持续“加码”。
据了解,围绕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水等能耗成本,相关部门创新服务、优化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为企业提供“开门接电”的贴心服务,工作人员对企业配电房内的高低压电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对企业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提出优化建议。企业红线外部电力接入工程的300万元投资全部由供电公司承担,同时比需求时间提前15天完成接电。该项服务推出以来,全市累计服务企业377家,企业接电时长平均缩短30天,助力企业提前投产增加效益约1.1亿元。
苏州燃气集团推出“一键报装,服务上门”服务,让申请开户的餐饮店大大节省时间。此外,集团积极开拓上游管道天然气资源,力争今年非采暖季比去年采暖季气源采购成本每立方米降低0.25元以上,持续用心解决企业用气问题,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工作方案》注重众多‘小切口’,多方位各领域为企业降本增效。”苏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坚持“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推动降低企业显性和隐性成本。比如,更大力度引导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今年力争实现地区市场化交易电量的平均交易价格每千瓦时同比下降1分钱。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对集体宿舍生活用电申请单独装表计量,结合“电费电价政策计算器”,对职工生活环节的用电用水执行居民用电用水价格,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