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转型金融助推区域绿色减碳发展 苏州市向试点企业发放贷款超2亿元

时间: 2025-04-26 07:22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自去年第四季度被纳入国家转型金融试点地区以来,苏州率先探索转型金融支持行业绿色低碳的创新路径,共对试点企业发放转型金融贷款超2亿元,带动减排效益显著。

20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正式提出转型金融这一概念,指在经济主体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型过程中,为它们提供融资以帮助其转型的金融活动。去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钢铁、煤电、建材、农业4个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标准,明确转型主体认定条件,以有效满足传统高碳领域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合理必要的资金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根据苏州地区的行业发展特点,率先将建材行业中“能耗和管理提升”“轻质建筑材料制造”“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有色金属的铝行业等细分领域标准作为试点突破口,明确转型金融标准的使用方法和工作要求、为金融机构精准支持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政策依据。

“转型金融标准涉及行业目录细密,同时涉及主体和项目,没有可借鉴的标准化做法。”人行苏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践过程中,分行指导金融机构紧扣行业转型需求,推出定制化金融产品,破解传统高碳企业融资难题。比如,农业银行苏州分行针对陶粒板等绿色建材研发,向苏州娄城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1400万元转型贷款,支持其通过智能化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预计实现年碳排放降低6%;苏州银行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为一家特种玻璃企业设计专属融资方案,预计推动其单位产品碳强度下降25%,年节约标准煤超千吨,实现绿色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此外,各机构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引入绿色信贷专项通道,显著提升服务效率,如昆山农商银行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助力企业高效完成项目认定与资金落地。

据了解,苏州试点注重“政银企研”协同发力,形成“政策宣导+银企互动+技术赋能”全方位转型金融生态。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指导并依托苏州市金融学会,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转型金融评估技术研究,鼓励金融机构与第三方评估评级机构、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为企业转型规划提供路径选择。比如,苏州银行和苏州双碳科技,为BIPV技术企业量身定制低碳转型方案,推动其生产工艺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的双重突破;昆山农商银行依据目录标准,和高领碳信协同协助台嘉玻璃纤维有限公司通过“建材行业—玻纤行业—能耗和管理提升”领域认定,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升级与能效优化。

试点开展以来,依托政策引导、机构协同和科技赋能,苏州以建材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为试点,推动转型金融标准落地,实现玻纤深加工、BIPV光伏建材、轻质建材、铝产业等细分领域的广覆盖。目前,苏州重点转型金融项目已实现“多点开花”,昆山农商银行落地省内首笔玻纤行业能耗和管理提升领域转型贷款,助力台嘉玻璃纤维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2%;农业银行苏州分行落地全省首笔轻质建筑材料制造行业转型金融贷款,娄城新材料科技公司碳足迹减少15%;北京银行苏州分行助力江苏中来能源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取得江苏省铝行业首家转型融资主体认定,并为其提供转型金融贷款支持近亿元,今年碳排放强度将降低10%到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