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位置
  • 行政区划和人口
  • 自然条件
  • 历史文化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全市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43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7.81万人,其中市区328.99万人。2012年,全巿人口出生率为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8‰。苏州市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巿、昆山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巿"。

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3年,苏州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建设“三区三城”总目标,突出创新引领、聚焦转型、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等重点,稳中求进,量质并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各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进出口总额增长3%

实际利用外资与上年基本持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张家港市是沿海和沿江两大经济带交汇处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个双山岛旅游度假区,总面积999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91.02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3亿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0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9695元和19460元。实际利用外资9.5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19.62亿美元,口岸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运量150万标箱。张家港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江苏进口商品集采分销中心获省政府批复... [详细]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市域面积1264平方公里,辖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南开发区、服装城、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和9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 106.78万。

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0.19亿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405 . 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35148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36,22亿元新增注册外资21 . 19亿美元,到账外资9.56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97.5亿美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亿元,服装城市场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61元... [详细]

太仓,地处江苏省东南端,东枕长江,南邻上海,总面积823平方公里,下辖国家级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科教新城、娄东街道和6个镇,户籍人口47.26万。

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2亿元,工业总产值2436.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2.04亿元,注册外资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 1亿美元,新增内资注册资本10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26.21亿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9422元和19411元。太仓港成为全国第一个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2亿吨... [详细]

昆山,东靠国际大都市上海,市域面积9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64万,户籍人口73.76万,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开发区和8个镇。

2012年, 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5亿元,工业总产值8520.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07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54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25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865.7亿美元,其中出口555.2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4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563元... [详细]

吴江区位于苏州南部,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总面积1176.6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5万,2012年撤市设区,辖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8个镇,其中盛泽镇为国家"强镇扩权"试点镇。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1.5亿元,地方公共预算财政收入119.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3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791亿元,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突破1100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27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9758元和19277元... [详细]

吴中区位于苏州南城,陆地面积770平方公里, 太湖水域面积1433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61万。吴中区坐拥太湖"七分秀水,八分岚山",180余公里岸线,是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诞生地,故宫主持营造者、"香山帮"鼻祖蒯祥的故乡,拥有东山雕花楼、光福核雕等吴文化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上百项。

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1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至41109元、19307元。实施千企升级创新转型行动计划,单位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超10万元,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特色街区等异军突起... [详细]

相城区位于苏州市区北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处于苏州大市中心位置,是苏州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下辖4个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高铁新城和1个旅游度假区。总面积47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7万。

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进出口总额41 .26亿美元,工业总产值126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4,6%。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到账内资74, 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145元。

在苏州"一核四城"格局中,相城迎来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 [详细]

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由苏州原平江、沧浪、金阊区合并而成,总面积85. 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万,下辖17个街道、155个社区、 10个行政村。 姑苏区是区级行政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是一级国家政权机关,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是非行政区,其管理机构为管委会,是省政府派出机构。姑苏区党委政府与保护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

姑苏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2处,289处控制保护古建筑和790处古桥、古井等古构筑物,国家5八级景区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条... [详细]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合作项目,1994年5月启动,行政区域2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2万,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名列国家级开发区前列,成为中新友好合作的重要标志、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

2012年,园区围绕我市"三区三城"总定位,坚持深化中新合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高端集聚、转型加速,内涵提升、民生和谐,创新突破、活力增强"的特点。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亿元,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795亿美元... [详细]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行政区域面积223.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4万。下辖3个镇、4个街道和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科技城、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工业总产值2575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53亿美元,其中出口2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2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2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3.2.,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1亿美元,离岸接包执行额5.3亿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00?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