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苏州市司法局与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联合在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举办《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立法参与活动,旨在广泛听取民意,推进公开民主立法,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法治体系,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苏州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试点城市,始终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为全国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目前,苏州全市湿地达478万亩,拥有15个省级、88个市级重要湿地和21个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已达72.8%,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苏州早在2012年就在全国率先探索制定《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此次已是第三次修改。在立法过程中,苏州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梳理国家、省相关规定和调研的基础上,对一般湿地的保护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同时,注重平衡湿地保护要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创新总量平衡机制,既鼓励储备pt老虎机的湿地后备资源,也为湿地资源利用提供更大的空间,并明确在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广泛听取民意,加强民主立法,苏州坚持问需于民,通过市司法局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建议。为充分掌握湿地保护立法需求,先后两次组织立法调研。针对群众、各地各部门反映的意见建议,市司法局和市园林绿化局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对条例的逻辑结构、主要制度设计等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本次活动,市司法局通过微信公众号招募市民代表,市民们踊跃报名,最终筛选出10名市民代表参与。市民代表走进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乘坐观光船驶入湿地深处,观赏芦苇荡间不时掠过的白鹭,体验水天一色、波光粼粼的生态之美。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市民们深入了解了湿地的水文特征、植被分布以及栖息于此的各类野生动物及其保护情况,深度感受苏州湿地的保护成果。
在立法协商座谈会上,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条例修订背景和重点内容,市园林绿化局介绍保护成果和现状,市民代表纷纷为湿地保护立法建言献策。
苏州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法治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公众参与为动力,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让湿地之美永驻苏州。